连上热搜的海底捞,给火锅人写下“三诫”
百度 03月23日
本期看点:
1、海底捞近期热点新闻解读
2、系列操作背后对火锅人的启示
热点傍身的海底捞,被“薅”疼了
海底捞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一是3月20日,海底捞迎来了自己的29岁生日。二是因没赶上车,女大学生未消费而留宿海底捞。
而在此之前,海底捞更是热搜的常驻用户。不再允许顾客单点清水锅、禁止顾客自带食材、部分门店取消免费美甲……每一次操作,都能将其送上热搜。
◎微博话题讨论量颇高
意外的是,这次出台的新规却得到不少人的支持。“海底捞被薅疼了”“海底捞出手反击了”“这波我站海底捞”的声音此起彼伏。
其实对任何一个火锅店来说,不让自带食材以及必须点锅底都算是正常现象。之所以放到海底捞的身上却引发巨大舆论风波,还是因为海底捞一直以“逆天的服务”闯荡,消费者的很多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网友的“薅羊毛”教程
在“海底捞必须点锅底”的热搜出来后,有记者就随机来到一家海底捞就餐,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可以全部点清汤锅时,店长无奈地解释道,“做什么的都有,实在是太乱了,有点受不了”。
他说,带火锅底料还算小问题,有些人用大量小料自制各种锅底,不仅造成了浪费,导致其他消费者没法正常使用,还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增加了更多的人力成本。
官方回应的通过点锅底来“获得更好的用餐体验”、通过禁止自带菜来“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等,都是合理的理由,但背后或许还有成本的问题。
这剂降本增效的猛药,破解了困局
2023中国火锅经营发展报告显示,如果一家门店的月营收达到50万,从经营成本看,锅底成本的占比大概在10%,生鲜原材料的成本在25~30%,房租成本在10%左右,人力成本大概为20%。
随着各项成本的上涨,火锅进入“超微利”时代。火锅老板都知道,有时候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更容易。
面对这些成本压力,海底捞终于清醒了过来,在“服务至上”的基础上,“活下去”才是更重要的课题。
今年2月,海底捞发布盈利预告,预计其去年的净利润将不低于13亿元,相比上一年41.61亿元的净亏损,情况大幅好转,老大终归是老大,只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巨亏41亿”到“大赚13亿”的转变。
这13亿怎么来的?
除了热搜事件,回顾近期动作,海底捞生日嘉年华直播破亿,成首个正餐直播破亿品牌,还有推出2023春夏新品捞粉品鉴会、升级夜宵产品等,都是再利用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提升门店的使用效率;
◎320直播现场
其次,用数据去帮助决策,用数字化工具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如,海底捞内部使用数字化系统提报产品问题,使产品问题追溯和解决效率比以前提升了50%以上,而通过优化订货系统,帮助每家门店平均减少15份菜品浪费......
从产品、营销,到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的升级优化,不外乎是为了降本增效。
另外,海底捞在公告中称,预期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啄木鸟”计划的实施提高了餐厅营运效率。而“啄木鸟计划”,就是“降本增效计划”。
一剂降本增效的猛药之下,海底捞终于实现将“口碑”变现,破解了亏损困局。
海底捞为火锅人写下“三诫”
从海底捞的连环动作中,火锅餐见也嗅到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第一诫:餐饮是个细活儿,需要不断打磨
没有谁做餐饮是一帆风顺的,3月份是海底捞的“生日月”,今年海底捞已经创立29年了。
直到现在还在各种升级打怪,店开得多就关掉,自带菜清水锅的管理有漏洞就调整,餐饮就是个细活,需要不断打磨,至死方休。
大环境不断变化,消费者的喜好不断更迭,当其感知点与品牌现有表达有所偏差,餐饮老板就要及时做出调整。
不管是五里关火锅今年的加盟转直营,还是大萱火锅创新出的“火锅+中餐”模式,都是火锅老板不断打磨的结果。做餐饮就是长期主义,耐得住寂寞,跟得上流行。
第二诫:好吃才是餐饮的本质,万不可脱离
产品本就是火锅品牌核心竞争力之一,这次海底捞的调整,火锅餐见认为,它也是为了引导顾客更关注火锅产品本身 。让吃火锅真正得到味觉上的享受,而不是单纯地“娱乐”。
餐见君亲身经历,DIY出来的锅底,相比普通锅底,真的不太好吃, 图个一时新鲜还好,复购还是有点困难的,“不要用你的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技能”。
无论如何,好吃是餐饮的本质。把一个菜品做到极致的好吃,全世界都会为我让路。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禁止自带菜以及禁止只点清水锅底的新规,看似是收窄了宽容度,不过从长远看,这非但不是服务的“降级”,反而是“升级”。
比如,海底捞依旧允许消费者DIY美食以及自带酒水饮料,更规范的用餐方式最终能让消费者获得的是更佳的体验。
◎椰子甜品DIY
第三诫:能活着的门店,一定是运营成本低的
三年疫情,关了很多店。被关闭的门店只有一个特征:运营成本拖断现金流。
反过来看,运营成本低的门店都活了过来。核心运营成本包括但不限于房租、人工、能耗。
在员工成本上,海底捞则在持续优化用工结构,通过引入钟点工,培养员工“一岗多能”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餐饮人杨艾祥说,疫情给我上的最重要一课就是:永远要把项目的日常运营成本降低、降低、再降低……
海底捞从亏损到大赚,值得学习和思考,无论热搜还是争议,相信以海底捞的高度,早已将这些看得风轻云淡。
最后,想要告诉所有餐饮人的是,就算身处深井之中,也要仰望星空,心怀希望。
来源:火锅餐见
阅读3614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爆料、投稿、商务合作等事宜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ytt202010)或邮箱(shiyetoutiao2020@163.com)。
相关文章
-
拼多多新CEO开启“一号工程”
赵佳臻并未展开一番大刀阔斧的业务调整和组织变革。即便是席卷全球科技行业的生成式AI浪潮,拼多多是目前唯一一家禁售此类产品的平台。拼多多还出台了更严格的非厨刀具购买规定,折射出拼多多下一阶段的新命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绕不开的难题,用户、商家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等生态参与者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不同利益方的矛盾和冲突迅速增加”企业发展势必陷入瓶颈,拼多多需要找到生态参与者的价值公约数。
凤凰网 1213阅读 4小时前
-
“很快走红”又“很快消失”的品牌,做错了什么?
我观察到不同事物走红的曲线,然后就会一直停留在行业顶点,东北大板曾经因为怀旧风、便宜大碗小红了几次,史航会因为和郭敬明粉丝骂架而走红,满足不了用户挑剔的内容味蕾”所有能持续走红的品牌“都或早或晚偏离了顾客的消费动机,名不见经传的曹县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火的是淄博政府的人文情怀、是淄博烧烤这样的产品,但不会因为买棺材板和汉服来曹县闲逛,不是产品的消费动机去年3月。因为直播模糊了粉丝进入直播间的目的。
Foodaily每日食品 1031阅读 2天前
-
淘菜菜合并淘鲜达,退赛社区团购?
淘菜菜是通过消费者附近自提点提供日用品和生鲜次日自提服务的社区商业平台。主攻社区团购的淘菜菜是否会在一地鸡毛后退场。阿里巴巴淘菜菜生鲜行业总经理郑红梅在一次演讲中表示,而淘鲜达作为阿里巴巴同城零售事业群旗下实现本地超市入驻,淘鲜达希望通过帮助商家实体店铺进行数字化改造,并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解决方案来服务传统零售行业,为消费者链接了身边3-5公里范围内的传统大型超市为主要业务方向。
开曼4000 1503阅读 13小时前
-
餐饮人推“低价套餐”,要慎重!
大名鼎鼎的疯狂星期四应该都听过吧。都被铺天盖地的新店福利10元吃和府捞面刷屏了,包括番茄雪花肥牛面、草本猪骨汤猪软骨面、台式牛肉面等经典主流单品在内的9种面,西少爷降价、25元套餐回归、西少爷再大降价,在需要便捷、高效、低价解决午饭的打工人眼里,油泼面、酸辣粉、小馄饨、干拌面等一系列西少爷的经典单品。
联商网 1329阅读 8小时前